上海体育学院隆重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大会

日期:2012-11-10浏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上海市市长韩正等发来贺信
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致信学校表示祝贺
        本网讯金秋时节,清风送爽,丹桂飘香。11月10日上午,海内外嘉宾和校友、兄弟院校代表、上海体育学院师生代表齐聚上海体院综合馆,共庆上海体育学院60周年华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上海市政协主席冯国勤,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发来贺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贺信中希望学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为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而不懈努力。
       9点30分,上海体育学院建校60周年庆典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段世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定华,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蔡威,中共上海市教卫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等出席大会。段世杰、杨定华、高德毅分别代表国家体育总局、上海市和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发表了重要讲话。

        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司长蒋志学宣读了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向我院60周年校庆发来的贺信,上海市教卫党委秘书长谢一龙宣读了俞正声、韩正、刘云耕、冯国勤、殷一璀发来的贺信。院长章建成在大会上致辞。党委书记戴健主持大会。

        章建成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学校党政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海内外友人、教育及体育界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向六十年来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为学校建设和发展作出过贡献的历任老领导、老同志表示深深的敬意,向正在努力投身学校事业发展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始终关注着学校的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他回顾了上海体育学院60年的发展历程,梳理了60年来的发展成果,总结了60年来的发展经验。他指出,六十年来,最令我们自豪的是,学校为我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体育人才;最令我们欣慰的是,学校的发展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相伴随;最令我们鼓舞的是,学校的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
        他表示,立足新的起点,服务体育强国建设,是上海体育学院实现卓越发展的崭新命题,我们将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有利契机,依托上海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地域优势,坚定不移地贯彻科教兴体战略,努力提升办学层次,提高办学质量,集社会各界和全体师生之力,力争把学校早日建成教学研究型世界一流体育大学。
        庆典大会上,上海体育学院还对60年来涌现出的一批为学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工和校友进行了表彰。
        会上,同时进行了庆典演出。中国鼓表演、歌曲联唱、集体韵律操、花样跳绳、配乐诗朗诵、舞蹈、武术表演等将大会不断推向高潮。

       
        在今天的校庆日日程中,还安排了运动健身科学馆开馆仪式、校园主题游览(实验室、博物馆、展览馆)、校友沙龙、校友会会长和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座谈会等活动。
        上海体育学院原名华东体育学院,成立于1952 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体育高等学府,由南京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体育系科合并而成,1956年更名为上海体育学院,1972年撤编为上海师范大学体育系,1978年原址复校,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
        60年来,上海体育学院秉持“身心一统、兼蓄竞攀”的校训,以育人为本,体育为根,大学为道,文化为魂,积极服务体育强国战略和教育强国战略,形成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体育人才,取得了一大批先进的体育思想文化成果、科学研究成果和特色办学成果。
        近年来,上海体育学院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服务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和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战略,建立了世界唯一的专门以乒乓球为专业的高等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全国首家体育类大学科技园、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首个“体育科技示范园”上海体育学院科技园,世界第一家全方位展示武术历史与文化的博物馆中国武术博物馆,中国大陆第一本英文版体育学术期刊《运动与健康科学》杂志,全国高等体育院校首创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高端体育人才培养特区蕴瑞学苑,形成了“五个一”的办学特色。
        学院专业建设有了飞速发展,学院目前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运动康复与健康、民族传统体育2个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武术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另有市级精品课程10门,市教委重点课程30门。体育教育实验中心为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运动人体实验教学中心为上海市教学实验中心。培养了一批国家级、市级的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近五年来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13项。
        学术科研取得突出成绩。2010年和2012年,上海体育学院两个项目“提高运动员体能的关键技术研究”和“竞技体育对抗性项目致胜关键技术系统研究与应用”两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4月,由陈佩杰教授领衔主持的“上海市民体质网络系统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10月,戴健教授领衔主持的“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科研项目获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张辉教授、郑闽生教授、戴金彪教授等科研人员共参与了32项重大奥运科技攻关课题,涉及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拳击、击剑等多个项目,科研支撑助力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辉煌战绩。
        60年来,学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学校办学实力处于国内同类院校前列,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走过了一条与国同运、与时俱进的发展之路,在祖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中谱写了一曲体育强国、教育兴国的华章,在新中国体育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上海体育学院秉承优良传统,着眼师生终身发展,聚焦“发展、质量、特色”三大主题,向着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
[作者/胡德平 摄影/翁捷]
[报送单位/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熊小健]
 
2012-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