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科学学院专业发展将进一步拓展深度和广度

日期:2012-09-05浏览:

        本网讯8月30日,副院长陈佩杰出席运动科学学院2012年暑期学科专业研讨会。他指出,今后运动科学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应用心理学、运动康复与健康三个专业的发展,应更加突出专业特色,错位竞争,分别向运动康复、公共卫生等领域进一步拓展深度和广度。
        本次研讨会以“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培养质量”为主题,就落实学校“把握机遇,深化改革,推动内涵建设提质量上水平”暑期务虚会精神,着重研讨了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陈佩杰指出,运动科学学院经过10年的发展,已成功转型为研究型学院,为学校的知识产权、科研基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为各高校、科研单位培养出许多优秀的科研人才,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
        运动科学学院院长、责任岗教授刘宇从人才队伍、学科方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基地建设六个方面,介绍了运科学院学科建设未来三年的总目标和2011年的完成情况,着重介绍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运动康复和体育工程等新的学科增长点建设情况,鼓励广大教职工抓住机遇,激流勇进,积极申报科研课题,用科研成果推动教学改革,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内涵建设贡献绩效。
        会上,专业责任岗教授潘珊珊、李安民和刘无逸分别从运动人体科学、应用心理学、运动康复与健康三个专业的角度,介绍了各自专业的发展历程,剖析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目标及方案。陆爱云教授认为,专业发展中,学科、专业、课程是相互支撑的,要保证重要基础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教师要把自己的课程教好,把自己工作做好。陈文鹤教授提出专业发展必须坚持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三个基本,科学研究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研方法、严密的实验逻辑和严格的过程要求。与会教师也就专业建设中的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总支书记刘宏传达了学校“把握机遇,深化改革,推动内涵建设提质量上水平”暑期务虚会精神,并要求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必须提士气、鼓干劲、聚智慧,进一步促进我院专业建设与发展,提升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焦振伦从学生就业状况的角度,探讨了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存在不足。
 
 
[作者/王慧敏]
[报送单位/运动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胡德平]
20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