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北京时间8月5日凌晨,伦敦奥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决赛赛场传来捷报,我国选手陈定以1小时18分46秒的成绩打破奥运会记录夺冠,这是本届奥运会中国田径队夺得的首枚金牌,也是中国男子运动员继刘翔之后在奥运历史上获得的第二枚男子田径金牌。然而,中国田径队的这枚金牌,却离不开我院校友孙荔安的慧眼识才和科学施教。
陈定的这块金牌让世界震惊,“中国选手陈定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俄罗斯报》在赛后如此评价陈定的表现。看上去,陈定的这块金牌是信手拈来。但是,谁能想到,他的竞走之路差一点就要半路夭折。孙荔安说,“我在2005年就看上了他,当时他还没出什么成绩”,“身材好、协调性强”的陈定让孙荔安眼前一亮。
他没有想到,那次见面后不久,陈定就伤病缠身,几乎成了一个“半残品”。“当时他的腰有了伤病,在人才济济的云南竞走队失去了位置”,孙荔安回忆道,心灰意冷的陈定曾经想过放弃竞走,报考大学。然而,大学的门并未向陈定打开,竞走的大门又几乎关闭。就在陈定彷徨不堪的时候,是孙荔安向他抛出了橄榄枝。2006年年底,在云南省体育医院,院长亲自拿着X光片检查一番,给出了肯定的结论:腰椎没问题,可以继续练竞走。2007年1月,陈定正式成为深圳市体工队竞走队的一员。
刚到深圳体工队时,由于受伤病影响,陈定动作并不够规范,比赛时右腿常出现屈腿,极易被判罚。孙荔安便从头开始,一遍遍地教,拍录像,分析,直到规范了他的动作。在赛前外界并没有看好陈定能够冲击金牌,但是,孙荔安却坚信陈定能够最终夺冠。
如果没有孙荔安教练,陈定的履历上只会写着“曾练习竞走”。是孙荔安教练的慧眼,发现了陈定,更是他的坚持与悉心的指导,得以成就今天的陈定。
孙荔安曾于2005-2008年就读于我院成人教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并先后在云南队及深圳体工队担任教练。
[作者/宋懿雯]
[报送单位/院办]
[责任编辑/胡德平]
20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