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我院召开2011年学生工作暑期务虚会。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晓峰,副院长赵光圣,学工部、团委、研工部、宣传部、教务处、武保处、信息技术中心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各系(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学生专职辅导员参加会议。
会议主题发言环节,研工部副部长张华敏结合研究生思想动态调研就集聚合力、展现特色,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德育工作谈了个人思考。学生工作部部长游林生基于学生工作职能部门的视角就优化学生工作管理体系、聚焦育人工作核心职能介绍了下阶段工作思路。他说,根据问需于生的理念,构建一个学生事务综合服务平台有利于优化学生工作管理体系,要对与学生利益迫切相关的学生事务进行梳理、分类,按照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原则,对现有工作职能进行优化设计,使涉及学生共性需求的服务职能进入该平台,联动其它部门涉及学生管理的相关事务形成直接面向学生的办事窗口。在提升工作效率和协同性的基础上,聚焦育人工作的核心职能,建设一支有底气、有内涵、有能力、有信心影响学生、服务学生、指引学生的专职辅导员工作队伍,切实履行“三导一友”的工作职责。
会议在分组讨论环节就优化本科生和研究生工作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完善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等进行了交流研讨。在集中交流环节,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程华、体育人文学院辅导员张瑞青、体育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丽娜、教务处副处长李蔚分别就强化辅导员核心职能、落实三同制度加强楼宇管理、加强职业生涯教育体现学生事务管理职能和加强横向协作提高教务管理水平等主题进行了发言。
赵光圣副院长参加讨论后与大家分享了关于做好学生工作的体会,他指出,无论是哪个工作条线,服务学生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共同目标,在学生管理工作内涵不断深化的当前,要进一步增强工作合力,继承行之有效的工作传统,强化制度规范,做好服务学生和搭建平台两项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晓峰从学生工作管理体系、方式和队伍三方面谈了微观层面的学生管理工作。他指出,“条块结合”的学生管理工作体系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做好当前的学生管理工作一要强化,二要优化,即强化以系院、班级年级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并将在学生公寓和宿舍内拓展教育和服务空间作为优化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延伸工作手臂,下移工作重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工作的管理方式一靠制度、二靠感情、三靠技术,制度管理要坚持严格严肃的原则,做到有章必依,与此同时做到环境化人和感情服人。此外,要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提升服务学生的便捷性为宗旨,搭建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综合服务平台。关于辅导员队伍的能力素养,他从夯实基本功、提升应急状态下的驾驭掌控能力、风险预警能力、借力能力、积累提高能力和贴近学生的能力等几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会上还举行了2011年新进辅导员入职宣誓仪式,他们表示将牢固树立岗位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心怀职业理想,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按照“三导一友”的角色定位,为人师表,潜心育人,为学生引路青春,助航成长。
学生工作部
201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