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回眸“十一五”,科学发展的足迹清晰可辨;展望“十二五”,美丽壮阔的蓝图催人奋进。
“十一五”期间,学院依托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把握2010年上海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的有利契机,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现代体育大学”的奋斗目标,推进了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十二五”期间,学院将围绕高等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上海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践行“身心一统,德技相长,文理兼修,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坚持育人为本,着眼师生终身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激发创新活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内涵发展,以促进公平为重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依托校园网平台,我们将陆续推出“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系列报道,使广大师生深入了解“十一五”成绩,积极参与“十二五”建设,为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鼓舞士气,凝聚精神,形成合力,推进发展。
“十一五”期间文化建设成绩突出
凝炼反映学院办学特色的“办学铭”、“身心一统,兼蓄竞攀”的校训和校标;完成“中国武术博物馆”二期建设和校史展览馆建设,与杨浦区联合完成孙中山铜像的重建,完成长海路、清源环路校门文化设施改建,建成首任院长吴蕴瑞生活塑像;参加中国体育六十年辉煌成就展、上海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展演、上海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馆联展、上海国际艺术节世纪广场“天天演”闭幕式专场、世博会开闭幕式、世博园区广场艺术节、世博会上海活动周演出等活动,获得诸多奖项;推出融武术、舞蹈、戏剧于一体的武术舞台剧《寻•赋•承》,在全院师生和社会各界传承与弘扬民族精神;筹建成立“吴蕴瑞体育教育思想研究会”,举办“吴蕴瑞体育教育思想暨现代体育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汇编出版《吴蕴瑞文集》;开展蔡龙云武术思想研究,出版《蔡龙云武术专集》;按照“一系(院)一品牌”的思路,建设网上文明在线,连续四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
“十二五”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举措
按照“建造文化设施、搭建文化平台、凝炼文化精品、营造文化环境、造就文化大师”的文化建设方针,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提高师生员工文化素养,发挥辐射作用,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一)“十二五”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
进一步凝炼学院精神文化内涵,完善制度文化体系,促进文化内涵与文化形式的统一。
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完善校园文化设施,搭建文化平台,打造文化精品,丰富师生员工文化生活。
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涵,进一步增强学院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整体提高师生综合素质。
提高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服务社区和城市文化建设。
(二)“十二五”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
构建“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形象文化”四个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发挥系(院)和基层单位的主体地位,举办学院重要历史人物纪念活动,宣传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着力营造崇尚学术、文武兼蓄的校园人文氛围,推动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整体规划与建设校园人文景观,完成校歌征集整理制作,推进楼名、路名、路标设置工作和标识产品的开发。
提高“中国武术博物馆”、“学院展览馆”的文化辐射作用,增强孙中山铜像、吴蕴瑞花园的环境育人功效,提升“体院大讲坛”的文化品位,建设一批具有时代特点、上体特色、社会特征的校园文化精品。
201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