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回眸“十一五”,科学发展的足迹清晰可辨;展望“十二五”,美丽壮阔的蓝图催人奋进。
“十一五”期间,学院依托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把握2010年上海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的有利契机,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现代体育大学”的奋斗目标,推进了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十二五”期间,学院将围绕高等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上海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践行“身心一统,德技相长,文理兼修,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坚持育人为本,着眼师生终身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激发创新活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内涵发展,以促进公平为重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依托校园网平台,我们将陆续推出“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系列报道,使广大师生深入了解“十一五”成绩,积极参与“十二五”建设,为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鼓舞士气,凝聚精神,形成合力,推进发展。
2006至2010年,学院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凝聚力工程建设;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梳理出三大“瓶颈”问题和77个具体问题,明确了60项整改事项,其中包含40项规章制度,班子建设的三大任务、八项举措、实施三大工程的行动计划和三个专项行动计划;建立健全院领导联系基层点和现场办公制度,完善了相关决策制度和决策程序、干部任免票决、重大项目审批和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深化和探索用人机制和制度改革,初步形成按需设岗、择优聘用、合同管理和人事代理制度,实行教职工绩效考核制度,初步形成分类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实行党代表任期制,试行基层党组织成员“公推直选”;进一步发挥教代会、工代会的作用,工会先后被评为 “模范职工之家”、 “先进教工之家”和“模范职工小家”;坚持民主党派双月座谈会,重大事项向离退休老同志、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通报制度。
十二五期间,我院将以“创先争优”为主线,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深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凝聚力工程建设,为构建和谐校园、推动学院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工程,不断提高党员整体素质。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驾驭改革发展全局和破解难题的能力。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教育管理。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
实施“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先锋岗计划”,坚持干部作风“五多五少”要求,凸显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职能,建设服务型机关;切实实施基层党组织的“六个坚持”,开展党支部“达标创优”和特色创建活动,优秀率60%以上。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高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与中层干部学习制度,着力建设与时俱进的学习型班子;完善民主集中制,实施学院《关于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意见》,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着力建设民主团结的班子;坚持“一岗双责”,实施学院《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实施意见》,完善校务公开、党务公开等制度,着力建设勤政廉洁的班子。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完善“培养、吸引、使用”环节,健全选拔任用制度,规范干部任免程序和考核办法,全面实施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竞聘轮岗和绩效考核制度,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继续实施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立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现职干部队伍,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思想作风正、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后备干部队伍。
注重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创新党建工作的载体、途径和方法,以“三级党校”建设为重点,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力争在校本科生党员达到15%、研究生党员50%、教工党员保持在50%以上,注重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中青年教师的发展工作,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和管理,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增强党员在教育教学、科研、训练等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积极发扬党内民主,完善党代表任期制和党代表提议工作,坚持每年一次党代会、每两年(支部)和每三年(总支)换届制度,继续试行与完善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深入推进校务公开工作,优化重大事项的议事决策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坚持重大事项向离退休老同志、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的通报制度。
2011-3-28